"败不馁"的例子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1 15:14:42
古今中外中外古今有哪些"败不馁"的例子...速求速求..感谢
不求数量要典型

保尔·埃尔利希(Paul Ehrlich, 1854—1915)历经605次失败,终于发明了“606”,征服了锥虫导致的“睡眠病”和梅毒螺旋体所致的“梅毒”,揭开了化学治疗的新篇章。

德国化学家欧立希研制杀虫剂,失败了665次,他没有灰心,直到第666次上才取得了成功,终于让人类用上了“666” 杀虫粉

真正发明电灯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。他是铁路工人的孩子,小学未读完就辍学,在火车上卖报度日。爱迪生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,喜欢做各种实验,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。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,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,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,为人类带来光明。

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,制定发详细的试验计划,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: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;二是改进抽空设备,使灯泡有高真空度。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。

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,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,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,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。1879年,几经实验,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。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,弯成马蹄形,装到坩锅中加热,做成灯丝,放到灯泡中,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,电灯亮了,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。就这样,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。1879年除夕,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。